【入院前情况】
血肌酐949.2umol/L,远超透析标准,血红蛋白浓度84g/L,出现肾性贫血,血压高。
【出院情况】
出院时患者情况好转。
【复查情况】
血肌酐降至604.1umol/L,远离透析标准,血红蛋白浓度114g/L,贫血情况改善,血压控制稳定。不适症状逐渐消退。
【治疗经历】
【治疗经历】
“先办理住院,提前做造瘘手术,准备透析吧……”
医生平静的几句话语,却在陈先生心理掀起了惊涛骇浪。作为有着18年肾病病史的老病号,没有人比他更了解“透析”的含义。
陈先生患有多囊肾18年余,高血压病史10年余,期间一直在断断续续治疗,病情也反反复复,直到最近因身体严重不适在当地医院就诊,发现血肌酐等关键指标超过透析标准。
为了延缓透析,他在对比考察后,联系到我院王静主任,并希望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将病情控制稳定。

是否透析需综合考量
透析治疗在尿毒症患者的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,但其透析时机和方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。
我院专家在综合考虑患者的肾功能、并发症情况、生活质量需求等多方面因素,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
运用国家专利“循经护肾治疗仪”通过开穴治疗,特有配方药物经由经络循环,直达肾脏,及时修复肾脏病理结构,恢复肾脏滤过及排毒功能。同时配合脉冲导融、口服中药、穴位诊疗等方式,改善症状,平衡阴阳,疏通经络,固肾藏精,减少西药带来的副作用。
通过近期复查的结果看,陈先生关键指标已经远离透析标准,目前可暂时延缓透析计划,这一治疗结果让他及家人都喜出望外,直言是超出了自己的预想效果。
可暂缓透析的4个条件
透析通常被视为一种必要的治疗手段,用以替代肾脏的部分功能,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。然而,在一些特定条件下,即使肌酐水平已达到尿毒症标准,患者也可通过规范治疗挽回肾功能:
1、尿量正常
尿量是判断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。如果患者的尿量保持正常,说明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功能尚未受到严重损害,体内的水分和代谢废物可以正常排出。这有助于减轻水肿症状,降低高血压和心脏负担。一般来说,尿量维持在1500毫升以上时,说明肾小球和肾小管受损不严重,可不立即透析。
2、肾脏保留代偿能力
若患者肾脏虽受损但萎缩不明显,可能仍保留一定代偿能力,此时可暂不启动透析,但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。
3、心功能正常
心功能不全或心衰是尿毒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。如果患者的心功能正常,没有出现胸闷、气短、心慌等症状,且心脏彩超射血分数大于50%,则提示心功能尚可承受当前的身体状况。
4、尿素氮水平较低
尿素氮是判断肾脏功能损害的另一个重要指标。如果患者的尿素氮水平低于40mmol/L,且能够通过药物治疗降低,说明肾脏的代谢功能尚未受到严重损害。
需要强调的是,以上四个条件只是暂时不必透析的参考条件,并非绝对标准。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都不同,因此是否需要进行透析治疗应根据患者的整体状况、病情进展以及后续的治疗情况来综合判断。